课题研究一课四稿
教学活动案例
班级:中一班 教师:费杰
活动内容 | 我的五官 | ||
活动目标: 1.仔细观察画面,大胆猜画面中的五官,了解五官的显著外形特征。 2.学习用周庄话说一说五官,感受语言活动带来的乐趣。 | |||
活动重、难点: 学习用方言念不同的五官 | |||
活动准备: 课件。 | |||
方法与手段:操作法、观察法 | |||
活动过程: 教师活动 | 幼儿活动 | 设计意图 | |
一、认一认小动物
1.出示课件:今天班级里来了一位新朋友,什么朋友呢?原来是一个小宝宝,我们来看一看他都脸上有什么? 2.引导幼儿尝试用方言说一说五官的名称。 | 一、幼儿认识小动物 1.幼儿看一看。
2.幼儿说一说。 | 幼儿通过看一看,说一说来初步学习用方言说五官的名称。 | |
二、观察小宝宝的五官
1.引导观察这些五官各有什么特点。 眼睛圆圆的,眉毛长长的,耳朵大大的,嘴巴扁扁的,鼻子也是大大的。 2.鼓励幼儿尝试用方言说一说五官的不同样子。 | 二、幼儿观察五官1.幼儿观察。
2.幼儿用方言说一说 | 幼儿通过观察五官来了解不同的五官 | |
二、玩游戏——比五官
1.指导幼儿将儿歌中五官的一些字词的方言发音练习正确。 1. 学习用周庄方言练习各种五官的发音。
3.引导幼儿用问答的方式来反复进行练习。 4.鼓励幼儿试着边念边适当加入一些动作增加趣味性。 | 三、玩游戏——比五官 1.幼儿学习方言词汇。
2.学习学习用周庄方言练习各种五官的发音。 3.幼儿练习。
4.幼儿尝试根据五官摸摸做动作 | 通过练习,让幼儿进一步学习方言的发音,并且通过做动作加深儿歌的印象。 | |
四、课后延伸 师:每个五官都有自己的特色,实在比不出来了,那我们回去跟爸爸妈妈讨论一下 | 四、课后延伸 活动后继续讨论不同的五官 | 活动结束后可以多了解其他五官。 |
说课稿
语言教育的方式灵活多样,种类也多不胜数,而幼儿园的语言活动则是教育者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、有目的说话的环境,并且鼓励幼儿与教师之间、幼儿与幼儿之间主动交流、积极合作。针对小班幼儿的学习特点,在整个活动中我突出强调游戏性和趣味性。让幼儿对五官发生兴趣,尝试猜想,引导孩子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,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掌握儿歌内容。这个活动过程,也是我给孩子创造一个想说、敢说、愿意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。儿歌中的五官名称眼睛、鼻子、耳朵等是幼儿生活熟悉的东西,体现生活化、游戏化的特点,特别适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。因此,我选择这首儿歌作为本次活动的内容。原教材是“眼睛爷爷开火车,咔嚓咔嚓去旅行;嘴巴宝宝上火车,咔嚓咔嚓去旅行……”我经过了修改,和方言相结合,改成了用方言说“眼睛眼睛开火车,咔嚓咔嚓去旅行;嘴巴嘴巴上火车,咔嚓咔嚓去白相……”同时增加了创编环节,儿歌中的五官和后面游戏环节的五官不重复,给予幼儿一定的挑战。
|
浦金妹: 在仿编儿歌时,由于五官可以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到,创编的面比较广,所以幼儿可以举例出各种五官,
王辛妹: 针对中班幼儿的学习特点,在整个活动中我突出强调游戏性和趣味性。让幼儿对五官发生兴趣,尝试猜想,引导孩子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,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掌握儿歌内容。
张娟: 在教学活动中,将适宜的游戏与相应的语言活动相结合,使幼儿轻松愉悦的获取语言经验,感受语言活动的快乐,以提高运用语言交流的能力。符合了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兴趣爱好,活动目标基本体现。
|
研讨记录
活动反思
针对中班幼儿的学习特点,在整个活动中我突出强调游戏性和趣味性。让幼儿对五官发生兴趣,尝试猜想,引导孩子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,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掌握儿歌内容。这个活动过程,也是我给孩子创造一个想说、敢说、愿意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。 活动一开始,我播放火车的声音,一下子吸引了孩子,然后出示眼睛爷爷,自然的导入儿歌的教学,幼儿很快进入角色,随着一个个五官娃娃的出现,学习了“××宝宝上火车,卡嚓卡嚓去白相”的句式。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一种学习形式之一,所以在最后的环节我加入了开火车的游戏,请孩子们扮演不同的五官宝宝,老师扮演眼睛爷爷,邀请五官宝宝上火车,去白相,在师生的互动中结束活动。 整个活动下来,基本上达成了教学目标,但也有一些遗憾和需要改进的地方。首先:活动气氛还不是很轻松,大部分幼儿都专注地倾听,老师教的痕迹有点重,应该创设一个更宽松的氛围,用更生动的语言吸引幼儿,鼓励孩子更积极踊跃地表达自己的想法;第二,老师对孩子的回应要更注意个体差异,及时肯定幼儿的不同表达方式。这使我感悟到了教学机智的重要性,对于活动的调节上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控,如果老师的回应,评价更具体,更灵活些,那么幼儿学习的效果会更好。在以后的教学环节中我将有意识地加强练习教学机智,提高教学回应的水平和及时应变能力。
|

